经济!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高达110.9%,已经超越美国
“由于中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偏低,所以家庭债务/GDP的测算杠杆率方式会低估中国家庭部门债务问题的严重性。以家庭债务/家庭可支配收入测算,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高达110.9%,已经超越美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采取高投资带动高增长的发展模式,由此使得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而导致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2017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不足45%,而发达经济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
陈彦斌表示,鉴于居民收入是衡量居民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因此用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来衡量家庭债务状况是更准确的做法。
由此计算得到,截至2017年末,中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高达110.9%,甚至已经高于美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水平(108.1%)。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8年中期)”报告会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结构性去杠杆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人民大学的宏观研究团队发现,当前普遍观点认为中国家庭部门的整体杠杆率水平不高,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加杠杆空间。但实际上,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风险已然不低。
陈彦斌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论坛主报告《结构性去杠杆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称,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明显高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
考虑到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金融体系完善程度等因素,将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与新兴经济体进行比较更为合理。
“居民部门而言,虽然杠杆率(48.4%)低于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76.1%),但是已显著高于新兴经济体平均水平(39.8%)。”陈彦斌称。
不仅如此,也有迹象表明,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攀升速度过快。截至2017年末,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在过去5年上升了18.7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家庭部门杠杆率在5年之内的上升幅度也不过18.8个百分点。
课题组研究发现,对于债务危机爆发概率的影响来讲,杠杆率水平的上升速度快慢比杠杆率水平的高低更为重要。
更进一步地,历史经验表明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快速上升相比于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快速上升更易于引发债务危机的爆发。
Reinhart et al.(2011)曾对36 个国家从 1951 年到 2010 年的债务和经济危机信息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在138次危机中由家庭部门杠杆率上升过快所引发的危机占到100次,由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过快所引发的危机只有38次。
报告认为,中国家庭部门债务分布不均,部分家庭的债务风险已经处于较为危险的水平。
由于中国家庭部门债务主要以房贷为主(占比在60%以上),而背负房贷的主要是城市家庭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家庭,因此对于中国家庭部门而言,很可能是较小一部分人群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庭债务。
相关部门的测算亦显示,尽管家庭负债的总体规模不高,但是高负债家庭(债务收入比大于4)所占比重超过1/3。
“中国家庭部门存在大规模的隐性债务,实际的债务风险更高。无论是以债务/GDP还是以债务/可支配收入来测算的杠杆率,其分子只是统计了家庭部门从金融部门获取的信贷总额,而中国家庭还是以向亲戚朋友借钱的民间借贷为主。”陈彦斌称。
由于居民部门杠杆率在过去几年间持续大幅攀升,而且居民部门债务分布不均,部分居民家庭的债务风险可能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相关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居民部门杠杆率问题。
2018年1月召开的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2018年4月3日召开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会议再次强调,要“有效控制居民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趋势”。
“居民部门持续快速加杠杆的主要目的是购买住房,在常规性住房贷款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购房者不断寻找新的方式贷款买房。”报告称。
2015年至2016年不少居民家庭使用“首付贷”等方式贷款买房。随后,央行明确表态,使用“首付贷”买房是违法行为,并且加强对“首付贷”的监管力度。
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信贷流向房地产的趋势。2017年以来,新增贷款通过短期“消费贷”等方式隐蔽地流入房地产市场。
报告指出,有鉴于此,“控制居民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趋势”的核心是,防范信贷以各种隐蔽形式流向房地产市场。
央行以及不少省份自去年以来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严查“消费贷”、“经营贷”、“信用贷”,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这些举措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增速已经从2017年第一季度的峰值32.9%下降到2018年第一季度的23.4%,基本回归到2015年底的水平。
但是,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增速仍然大幅高于企业经营性贷款余额增速和所有贷款余额增速,这也反映出信贷资金通过“消费贷”等方式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现象仍然存在。
为此,课题组建议,要继续严厉“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近期热门项目